支撐位和壓力位是技術分析的核心,我一般用這幾個方法找:
1. 前期成交密集區(qū):看K線圖,最近放量震蕩的位置大概率會成為支撐或壓力,比如股價在10元附近橫盤1個月,后續(xù)下跌到這里容易反彈。
2. 均線參考:20日、60日均線常被用作動態(tài)支撐壓力線,比如股價多次在60日線止跌,這條線就是心理支撐位。
3. 缺口回補:如果出現(xiàn)跳空缺口(比如高開3%沒回補),這個缺口下沿可能成為支撐位,上沿則是壓力位。
4. 整數(shù)關口:像10元、20元這些整數(shù)位容易形成心理壓力,特別是多次沖擊未果的位置。
實際操作中要注意兩點:
- 支撐壓力位不是絕對點位,而是一個區(qū)間,跌破支撐要觀察是否放量確認;
- 結合大盤和板塊走勢來看更準,比如板塊集體回調時,個股支撐位容易被打破。
如果想實時監(jiān)控個股輿情變化對技術面的影響,可以試試我們開發(fā)的輿情寶工具,持倉股的全網消息會實時推送,AI還能分析消息是利好還是利空,幫你快速判斷關鍵點位是否有效。關注希財網公眾號就能免費用了,特別適合盯盤時間少的朋友。
支撐位和壓力位是股票技術分析中的重要概念。簡單來說:
支撐位:股價下跌時,買方力量增強,阻止股價繼續(xù)下跌的位置。
壓力位:股價上漲時,賣方力量增強,阻止股價繼續(xù)上漲的位置。
怎么看?
1. K線圖
在K線圖上,支撐位通常是股價多次試探但未跌破的低點;壓力位則是股價多次嘗試突破但未成功的高點。
2. 均線輔助
均線(如5日、10日、20日均線)也可以作為參考。短期均線可能形成動態(tài)的支撐或壓力。
3. 成交量配合
支撐位附近通常伴隨放量反彈,壓力位則可能伴隨放量回落。
4. 整數(shù)關口
股價在整數(shù)關口(如10元、20元)往往會形成心理上的支撐或壓力。
實用建議
如果想更高效地分析支撐和壓力位,可以試試希財網開發(fā)的輿情寶工具。它不僅能幫你監(jiān)控持倉股動態(tài),還能用AI智能分析解讀利好或利空消息,關注希財網公眾號就能免費體驗哦!
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!如果還有其他問題,隨時問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