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總有朋友問我,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到底哪個更劃算,每次解釋的時候都得掰開揉碎了說,今天索性寫篇文章,把這兩種還款方式的門道講清楚,咱們普通老百姓貸款買房買車,選對還款方式能省不少錢呢。
咱們先說說等額本息。這種方式簡單說就是每月還的錢數(shù)是固定的,比如你貸款100萬,分30年還,可能每月還5300多,這個數(shù)字從第一個月到最后一個月基本不變(除非利率調整)。這里面包含兩部分,一部分是本金,一部分是利息。剛開始還的時候,利息占比特別大,本金占比小,比如第一個月可能5300里有4000是利息,1300是本金;還到中間的時候,本金和利息差不多各占一半;最后幾個月,可能4000是本金,1300是利息。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每月還款額固定,對咱們來說,工資發(fā)下來,固定劃走一筆錢,生活規(guī)劃起來方便,不會有太大壓力。
再來說說等額本金。這種方式就不一樣了,它是把貸款總額平均分到每個月,先還固定的本金,再加上剩余本金產(chǎn)生的利息。比如還是100萬貸款30年(360個月),那每月固定還本金就是100萬÷360≈2777.78元,第一個月的利息是100萬×月利率,假設年利率5%,月利率就是5%÷12≈0.4167%,第一個月利息就是100萬×0.4167%≈4166.67元,所以第一個月總還款就是2777.78+4166.67≈6944.45元。到第二個月,剩余本金是100萬-2777.78=997222.22元,利息就是997222.22×0.4167%≈4155.10元,總還款就是2777.78+4155.10≈6932.88元,比第一個月少了11塊多。就這樣,每個月的還款額都會比上個月少一點,越往后壓力越小。
那到底哪個更劃算呢?咱們最關心的肯定是總利息。一般情況下,等額本金的總利息會比等額本息少。還是拿100萬貸款30年,年利率5%來算,等額本息的總利息大概是93萬多,等額本金大概是75萬多,差了將近18萬。你看,這差距還真不小。但這是不是說等額本金就一定更劃算呢?其實不一定,得看咱們自己的情況。
先看貸款期限。如果貸款時間短,比如5年以內,兩種方式的利息差距其實不大。我之前算過,100萬5年,年利率5%,等額本息總利息大概13萬,等額本金大概12.5萬,差5000塊左右,對咱們來說,每月還款額的差距可能比利息差距更影響生活。但如果是20年、30年的長期貸款,等額本金的利息優(yōu)勢就明顯了,時間越長,差距越大。
再看收入情況。等額本金前期還款壓力大啊,剛才算的30年100萬,第一個月要還6900多,等額本息才5300多,差了1600塊。如果咱們月收入比較高,比如稅后2萬以上,那6900的還款壓力不大,選等額本金能省不少利息,當然劃算。但如果收入剛夠覆蓋生活開支,每月多還1000多可能會影響生活質量,萬一遇到點急事,資金周轉不過來就麻煩了。這種時候,等額本息每月固定還款,壓力小,反而更合適。
還有個重要因素,就是你打不打算提前還款?,F(xiàn)在很多人貸款后,手里有錢了就想提前還一部分,減少利息。要是打算提前還款,尤其是貸款前幾年就還,那等額本金可能更劃算。因為等額本金前期還的本金多,剩余本金少,提前還款的時候,能少還很多后續(xù)的利息。而等額本息前期還的利息多,本金少,就算提前還,之前已經(jīng)還了不少利息,節(jié)省的空間可能沒那么大。不過這里要注意,有些銀行對提前還款有要求,比如滿1年才能提前還,或者要收違約金,這些也得考慮進去,不能光看還款方式。
另外,咱們還得想想貨幣的時間價值。現(xiàn)在的錢和未來的錢不一樣,比如10年前的100塊和現(xiàn)在的100塊購買力差很多。等額本息前期還的利息多,相當于把更多的本金留在手里,要是這筆錢能用來理財、投資,或者提升自己增加收入,說不定能賺回比利息更多的錢。當然,這得建立在你有靠譜的投資渠道,要是把錢放手里貶值,那還是早點還本金劃算。
所以啊,要說哪個劃算,真沒有絕對答案。總結一下,如果你貸款期限長、收入高、能承受前期高還款,或者打算提前還款,那等額本金大概率更劃算,能省不少利息。要是收入穩(wěn)定但不算高,想每月還款壓力小一點,或者貸款期限短,等額本息可能更適合,畢竟生活安穩(wěn)比多掏點利息重要。
最后再提醒一句,選還款方式的時候,別只盯著劃算兩個字,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,比如未來收入會不會漲,有沒有大額支出計劃,把這些都考慮進去,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。畢竟貸款是幾十年的事,選對了,往后幾十年還款心里都踏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