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天收到稅務局短信提醒做年度個稅匯算,我盯著"房貸利息專項附加扣除"幾個字突然拍大腿——去年買房的朋友們注意了!這個藏在個稅APP里的退稅功能,搞好了能讓你多退幾千塊。不過說真的,我剛開始研究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,什么首套住房認定、貸款合同編號、扣除比例選擇,簡直比算房貸月供還復雜。不過別急,我這就把親測有效的攻略掰開了揉碎了告訴你。
第一步:確認你的"首套房"身份
很多人栽在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張姐去年剛在老家給父母買了套養(yǎng)老房,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這套房在銀行系統(tǒng)里被算作"首套",反而現(xiàn)在自住的這套不算。記住關(guān)鍵點:只要享受過首套房貸利率,哪怕房產(chǎn)證上沒你名字也能申報。建議直接打貸款銀行客服報身份證號查最保險。
第二步:準備材料別漏項
打開你的貸款合同,重點找三處信息:1.合同編號(通常在封面);2.貸款銀行全稱;3.首次還款日期。要是像我去年那樣合同壓在箱底,別慌,現(xiàn)在建行、工行這些大行的手機銀行都能查電子合同。
第三步:APP填報防坑指南
打開個人所得稅APP,在"專項附加扣除"里選"住房貸款利息"。這里有個隱藏知識點:夫妻雙方各扣50%還是由一方扣100%?要是你對象收入比你高,果斷選100%讓他/她扣,能省更多稅。填到"貸款類型"時,組合貸的朋友記得選"商業(yè)貸款",別被"公積金貸款"選項誤導。
我同事老王去年退了4200元,今年卻只能退800元,氣得直跳腳。后來發(fā)現(xiàn)是扣除比例沒改——新政策規(guī)定最長扣除期限240個月,你要是2019年開始申報的,到今年剛好滿5年,得重新確認剩余月份。這個細節(jié)連稅務局熱線客服都容易說錯,千萬要自己拿計算器算清楚。
說到這你可能要問:要是退的稅不夠裝修款怎么辦?別急著刷信用卡,現(xiàn)在正規(guī)網(wǎng)貸平臺審核快、利率透明。像我用過的洋錢罐(入口在希財網(wǎng)貸款嚴選專區(qū)),22-55歲都能申請,最低年化7.2%,半小時到賬。上周家里空調(diào)集體罷工,就是靠這個救的急。
不過要提醒各位,別被網(wǎng)上那些"退稅秘籍"忽悠。稅務總局去年公布的案例顯示,有中介教人虛假填報住房貸款扣除,結(jié)果31人被納入征信黑名單。咱們還是老老實實按我說的三步走,雖然麻煩點,但勝在安心。
最后劃重點
1.每年1月和12月的還款記錄最容易出問題,記得截圖保存
2.提前還貸的朋友要重新計算扣除期限
3.租房改買房的,當年只能選一項扣除
操作時要是遇到"申報信息被占用"的提示,別慌,這通常是夫妻雙方重復申報了。建議睡前填報,系統(tǒng)擁堵概率小。要是實在搞不定,去稅務局柜臺手把手教你,我上次帶著材料去,工作人員還教了我個隱藏技巧:商住公寓改成民用水電的,可以重新提交認定材料。
對了,剛看到分期樂上線了新活動,憑個稅申報記錄能提額20%。需要周轉(zhuǎn)的朋友可以試試(入口在文末),但切記量力而行。說到底,退稅是錦上添花,理性消費才是長久之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