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質押說白了其實就是一種融資方式,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票(股權)作為質押標的物而進行的質押行為。公司或者股東將股票質押給資金的放款方,如:銀行、券商、信托機構等,得到一部分可用資金。
在股票質押的過程中,股東需要將其持有的股票轉移至質權人名下,以保證質押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如果貸款方無法按時償還貸款,質權人可以依據(jù)協(xié)議約定的程序將所持有的股票出售,以獲取借款本息。
通常,股權質押的融資比例,為股權對應市值的30-50%,也就是1個億的股權市值質押后可以拿到3000~5000萬資金。
注意:
1、股票質押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取得現(xiàn)金,因此其擔保物不能為現(xiàn)金,必須是有價證券。
2、股票質押所取得的資金可以不用來購買上市證券。
3、針對具體的融資主體,國家對其融得資金的用途會有一定是要求。比如說,證券公司通過股票質押融資取得的資金,只能用來彌補流動資金不足,不可移作他用。
股票質押對公司股票的具體影響,要看質押股份所融資的資金作為何種用途以及股票質押數(shù)量情況進行分析。
1、利好:
如果公司為了增加競爭力,發(fā)展主營業(yè)務或者開展新項目缺少資金,大股東或者上市公司質押融資,擴大生產規(guī)模,則是一個利好消息。如果質押的是流通股,投資者需求量不變的情況下,這意味著供不應求,也是利好消息。
2、利空:
如果上市公司進行股票質押,僅僅是為了解決財務問題、支付員工工資、清償債務等。這種質押情形不利于公司的發(fā)展、股票價格的上漲,是一個利空消息。
3、偏中性:
大股東也可能是為了套現(xiàn)而質押股權。股東減持股票會導致股價下跌,會影響散戶的投資信心,而大股東們通過質押就不會影響股價變動。等到質押到期的時候,他們可能會進行解質,也可能會直接讓銀行平倉。
或者是為了避免超過限售期減持。大股東的股票一般都有限售期,過了限售期就要減持,通過股權質押避開這些規(guī)定,質押獲得的資金可能投資到其他產業(yè)。
總之,一般股票質押率越高其風險性越高,要盡量避免購買質押率過高的股票。股權質押的比例最大不得超過60%,股權質押比例超過50%股東不得行使表決權。
股票質押率過高,這表明該公司急需現(xiàn)金,其風險性較高,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拋出手中的股票,從而會導致股價下跌,同時,當融資方即上市公司被要求追加質押資金時,追加不及時,出資方即證券公司出于風險考慮,會進行股票變現(xiàn)出售操作,導致股價下跌。股票高質押短期來說是一個中性利空的信號。
以上就是關于“股票質押是什么?股票質押利好嗎?”的知識,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股票知識的內容,可以點擊下面的課程學習。